不少同學學習Econ的尾段遇上ADAS都感覺有點困難。由於學習ADAS的時候,你已經擁有豐富的底子,當這一課表面上於Micro的課題有幾分相似,學習的時候很容易把它們混為一談。 這一課無論圖表、思維,都跟初學的demand supply很接近,但它正是高階版的demand supply。因此要處理這些題目,除了需要對背後邏輯瞭如指掌外,更需要清晰的答題框架和流程來確保自己能取得最高分數。
Table of Contents
常見問題
Q:如何自己找出重點字眼和作答流程?
考評局各種題型有相對應的答題風格,同學可以透過多操練pastpaper,對比每一年同樣題型的標準答案來觀察考評局所要求學生的答題流程,每年重複的字眼很可能就是考評局所想的重點字眼。
Q:除了圖表類型的題目還有甚麼要注意?
DSE很常抽考各理念和線條的定義,除了明白ADAS的邏輯外,同學要記得背熟不同線條方向的原因,例如甚麼SRAS的斜率為正。這些背書送分題約佔題目的3分,大家不能放過!
Q:除了ADAS模型本身,它可以與哪些其他經濟課題結合形成高階題目?
ADAS模型常與國際貿易(例如:匯率變動、貿易戰)等課題結合。例如,一道高階題目可能會描述本港貨幣升值,要求考生分析此情況如何透過影響出口競爭力,從而令AD左移,並逐步推論出對國內物價水平、實質產出、失業率以及長期經濟增長潛力的連鎖影響。這要求學生不僅熟悉ADAS的調整機制,還要理解開放經濟下的外部因素如何傳導至宏觀經濟層面。